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招生办发布时间:2019-05-30浏览次数:2022

  欢迎点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站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简称信息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均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信息类工科专业,也都是社会需求较大、发展前景好、就业质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专业,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点。此外,还获批了安徽省网络工程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安徽省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办学理念先进。以“感念、自省、做人、做事”的学院文化为引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应用性、先进性与地方性相互融合,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自主学习相互融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与国际合作相互融合(以下简称“三个融合”)为主要内涵及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一个基础(编程基础)、两种思维(职业思维、计算思维)、三个层次(理解基本原理、掌握主流方法、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四个方向(居家养老与健康照护、消防物联网与公共安全、卫星数据应用、现代精准农业)”的人才培养思路,着力培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为导向,知识、能力与素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并具备较强实践开发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博士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三类领军人才2人,省级领军人才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3人,校级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教坛新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20多人。21人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项。19人获得教师系列之外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人获得微软、思科、SUN、红帽、ITATCEAC等知名IT培训讲师资格,35人被评为双能型教师,7人荣获“师德标兵”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等荣誉称号,3人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拥有“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等省级教学团队,“网络工程”、“互联网+创客团队”、“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指导团队”等校级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校级人才团队,以及“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常年聘有台湾、日本、美国等境外知名教授来校为学生授课。

教学条件优越。以“集成、开放、创新、服务”为原则,建成涵盖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网络传输与工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3个系列、12个模块和1个云组成的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2500余台(件),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获批省级应用型信息人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实践基地、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示范实训工程中心。在南京技鼎软件、苏州山石网科、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等建有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创新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开放办学、项目参与、竞赛带动、慕课教学、境外研修等为主要路径,努力探索适应IT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安徽省首家开通了MOOCs教学平台;校企合作“技鼎软件班”“康能电气班”“华苏大数据班”将企业项目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开发能力。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参加学科竞赛等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开放办学,每年选送学生赴台湾、美国、马来西亚等高校游学,接收台湾学生来院研修。

研究成果丰硕。获批安徽高校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市智慧养老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深圳中科信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大数据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遥感所、新疆卫星中心、滁州市消防支队等签订横向研究项目4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科技强警项目等各类课题100多项,近年来科技项目到帐经费年均300多万元,2018年达到4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EI收录3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与台湾淡江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了每年一届的“皖台物联网研讨会”,联合成立了“皖台物联网中心”,该交流平台已成为安徽省对台文化交流一张靓丽的名片。

学习风气优良。搭建了道德与素养、学业和学风、纪律与安全、个性与特长、就业与创业等学生成长“五大平台”,强化学生管理与服务,大力推进学风建设,有2个班级被评为安徽省先进班集体,近几年有150多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00多人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制和大学生村官。

创新创业能力强。依托大学生计算机协会、创客协会等社团组织,大力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物联网大赛、机器人大赛、网络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有1000多人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批国家级和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多项。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沪苏浙等经济发达地区,薪资水平高。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550-3510481


二、招生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皖台高校合作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物联网技术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科学及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的基本原理与共性关键技术,具有运用物联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一定的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对物联网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与应用、RFID与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信息安全

特色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健康照护、智慧居家创新应用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专业的物联网企业、IT企业以及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物联网系统构建、管理与维护,物联网数据管理,以及其他与物联网相关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深造。

  

   网络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采取“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先进技术,具备较好的网络系统集成与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基于新兴网络计算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

特色课程:移动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IT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从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集成,以及运行与维护、互联网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三段式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通信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通信领域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后,可从事通信相关软硬件方面的应用开发等工作,并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为从事通信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特色课程:移动通信、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通信相关软硬件方面的应用开发等工作,并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锻炼,能够成为从事通信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维护和运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战略新兴专业、安徽省高校第一家开设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空间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以及分析展示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空间信息解译与处理技术、“3S”集成与共享应用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在数字城市、精准农业、智慧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空间信息类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系统运维、决策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地理信息科学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空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GIS原理与方法、计算机地图制图、现代测量学、遥感技术及应用

特色课程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空间数据处理、数字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就业方向:能够在数字城市、精准农业、智慧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空间信息类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系统运维、决策服务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基础-专业-多样化发展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具备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将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应用于系统开发的能力,具备求实创新的意识,兼有对计算机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

特色课程:Java EE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专业IT公司、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从事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主要路径,采取“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Web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以及应用软件工程思想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学。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

特色课程:移动应用开发、Java EE应用开发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IT行业,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或者行政机关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Baidu
sogou